检查聚焦包子店、饺子馆等肉馅密集使用的经营主体,执法人员依托风险分级机制实施差异化检查,重点核查健康证、经营资质及肉品来源可追溯性,要求经营单位提供肉品合格证与检疫证明、索证索票等进货信息,督促其肉质在储存运输中严守温控标准,做到全链条阻断风险。结合“两热”防控要求,执法人员化身“安全指导员”,派发《餐饮环节经营肉制品注意事项》,指导经营单位规范安装灭蝇灯并定期清理,做好“三防”设施,利用物理屏障“阻入侵”,从环境设施层面筑牢“前哨”防线。截止目前,共检查餐饮经营单位并派发指引68家,派发灭蚊小贴士340份,发现问题12条,下达《责令改正通知书》8份,均已整改闭环。
为稳固“前哨”根基,针对新开办餐饮单位开展“靶向赋能”培训,7场培训覆盖257人,内容涵盖采购验收、不合格肉品识别以及食品安全规范等技能,通过案例剖析法律后果,推动“前哨”从“执法监管岗”转向主动防控,形成内生动力。同时,为进一步释放“前哨”效能,创新引入外卖骑手作为“流动前哨”,有效增强对假劣肉制品的及时发现与处置能力。截至目前,已整改闭环30家违规商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