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银川市市场监管局聚力打好平安银川攻坚战,坚决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,严厉打击、严肃追责,纵深推进制售假劣肉制品专项整治,取得阶段性成效。截至目前,累计检查肉制品生产经营主体3366家次,专项抽检89批次,立案20起、罚没款9.5万元,督促整改问题隐患324个。
一
高位谋划,构建责任落实闭环体系
印发《关于加强制售假劣肉制品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》,明确生产、流通、餐饮、抽检、执法、宣教6大环节重点任务,制定肉类生产经营单位监督检查工作清单,细化21项检查要点,形成责任清晰、分工明确监管链条。发布《规范肉类产品生产经营行为提醒告诫书》,明确禁止采购未经检验检疫原料肉、以次充好等违规行为,组织企业开展自查自纠,推动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。
二
全链监管,织密风险防控安全网络
建立“监管+执法+技术”三位一体模式,联合公安、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21次,精准监管肉制品生产经营全链条。在生产环节,采用“四不两直”方式对32家肉类产品生产企业和341家生产加工小作坊开展全覆盖检查,严查原料采购溯源、生产工艺控制等关键环节;在流通领域,针对农贸市场、火锅店等重点场所开展“拉网式”排查,重点打击以低价肉冒充高价肉、预制调理肉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;紧盯重大节日等消费高峰时段,加大肉制品市场巡查力度,全力净化肉制品消费环境。
三
赋码溯源,提升智慧监管治理效能
依托“宁夏牧运通”平台,构建“两码三证”(溯源查询码、动物检疫标识二维码,动物检疫证明〈动物〉、动物检疫证明〈产品〉、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)管理模式,已出具上传电子《动物检疫证明》55770张、涉及动物产品1.36万吨,推动肉制品监管从传统模式向智慧化、数字化转型,实现肉制品全链条“来源可溯、去向可查、责任可追”。
四
普法宣传,凝聚社会共治强大合力
深入城乡接合部、农贸市场开展送法下乡活动,现场设立咨询台,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余份,向农村食品经营者及消费者普及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》《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》等法律法规,讲解假劣肉品辨别常识。发布征集制售假劣肉制品违法犯罪行为线索公告,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监督,拓宽案件线索来源,着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、协同监督良好氛围。